今年是澜湄合作倡议提出10周年。澜湄流域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合作应运而生,从无到有,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24年12月4日至6日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CSE)主办的“2024澜湄工程师论坛”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论坛探索搭建澜湄工程领域交流对话与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工程创新,有力促进沿岸各国工程师交流互鉴,促进共同进步和繁荣,助力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天津大学副校长、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王天友,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苏权科,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第16届主席、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严金秀,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王学谦,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秘书长助理、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乔伟峰,越南岘港大学科学技术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学院副院长潘黄南、泰国工程师理事会董事会成员阿内克·西里帕尼崇、缅甸Thiha Yarzar建筑与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力扎等8位中外专家聚焦“工程创新 合作共赢”主题作主旨报告。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王天友在题为《能力导向的工程教育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中提出,面对全球工程领域呈现出的新形态、新变化、新要求、新挑战,高校需要加快高等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能力、通晓国际规则与标准的复合型人才。他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引领中国新工科教育改革,从”于学仪“专业“学生三个层而,若力培养新质人才,持续推进新工科教育创新发展上取得的工作成效。他指出,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是大势所趋。他强调,澜湄各国工程教育体系、工程师能力评价、工程师资质认证、工程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人员、服务等要素往来的隐性壁垒,亟需澜湄国家持续加强教育战略对接和教育政策沟通,相互分享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推动共建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对接,促进工程师国际流动,携手共建合作共赢创新生态。
泰国工程师理事会(COET)工程师委员会理事会委员阿内克·西里帕尼崇作了题为《泰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桥梁和高架道路工程》的主旨报告,概述了泰国桥梁的概况、高架桥结构、泰中高铁高架桥建设和MRTA单轨列车导轨梁等内容。强调了泰国标志性桥梁项目的重要性,如拉玛九世大桥和拉玛八世大桥,这些桥梁不仅是泰国现代化精神的象征,也是泰国桥梁工程的杰出代表。还介绍了泰国高架桥结构的类型和特点,包括节段箱梁、平衡悬臂法和工形梁等,这些结构在泰国的许多建筑项目中被广泛采用。此外讨论了泰国桥梁和高架桥项目在现代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确保这些结构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重要性。通过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可以实时评估这些结构的状况,来提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报告涵盖了泰国标志性桥梁项目、高架桥结构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为参会工程师和决策者在未来的项目规划和实施中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首席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师联合体副理事长苏权科围绕《海上人居工程技术体系与海洋工程创新任务》在报告中详细阐述新技术框架的基础和现状,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合作来实现海洋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对海洋动力环境机理等方面的的深刻认识。为会议参与者提供了关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的前沿视角。
Thiha Yarzar建筑与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力扎作题为《缅甸交通网络中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创新与合作挑战》的报告,聚焦于缅甸桥梁与隧道工程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创新与合作挑战。强调了缅甸多样化的地形和日渐增长的基础设施需求,特别是在桥梁建设方面。他提到,缅甸的桥梁工程需要使用先进材料和设计,如高性能混凝土(HPC)和复合材料,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效率。此外,他还强调了智能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如结构健康监测(SHM),这些技术能实时跟踪桥梁的应力、振动和温度,为维护优先级提供预警系统,来提升桥梁的安全性和常规使用的寿命。在隧道工程方面,讨论了缅甸隧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克服山地地形和实现区域连通性方面。他指出,隧道工程面临的挑战包括地质复杂性、技术差距、成本和资源分配以及安全顾虑。为客服这些挑战,他提出了加强地质研究、知识共享、培训与能力建设以及利用国际援助等策略。通过这一些措施,缅甸能提高其隧道工程的能力,确保交通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后表示尽管存在挑战,但这些挑战同样也是推动行业进步和创新的机遇。通过积极探索工程科技成果惠及人民,加强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可以共同克服这些挑战,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工程领域发展的动力。强化建立工程能力双边互认机制,共同增强工程师跨专业、跨领域和跨国界的协同合作能力,推动工程师互认和跨境流动,实现互利共赢。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中铁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第 16 届主席严金秀,在报告《城市隧道的挑战与可持续发展》中介绍了中国大陆地铁隧道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城市隧道建设面临的挑战、创新技术的应用。聚焦于城市隧道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城市隧道工程在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方面的贡献。严金秀指出,尽管城市隧道工程面临有限空间、复杂地质和敏感旁边的环境等挑战,但通过持续创新,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利用,确保施工安全,并最小化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到,中国大陆的地铁隧道工程发展迅速,地铁系统已成为许多主要城市的交通骨干,因其大运输能力、速度、准时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而备受重视。严金秀还介绍了城市隧道工程的创新技术,包括多功能城市地下空间、预制和组装地铁站、地质预测和环保施工等。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研究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严金秀展示了如何通过集成化设计和施工方法来应对城市隧道工程的复杂性。昆明地铁4号线的项目特点包括高度集成、以换乘为导向的全地下地铁线路,展示了城市隧道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和挑战。报告说明,城市隧道建设对于缓解交通拥堵、降低污染和提高城市效率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岘港大学科学技术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学院副院长潘黄南,在题为《多灾害下桥梁的风险评估》的主旨报告中,阐述了自然灾害对于越南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强调了多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支持科学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合作和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为有效管理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桥梁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论支持。他指出,东盟地区超过90%的灾害属于气象水文灾害性质,其中洪涝灾害占比超过60%。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他们提出了多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这是一种系统评估多种灾害(如洪水、地震、山体滑坡)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的过程。报告上讨论了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量风险评估、事件树分析、风险矩阵法和基于指标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如定量风险评估提供定量风险信息,但数据需求大且难以量化。事件树分析适用于多米诺效应,但不同节点的概率难以评估。风险矩阵法允许使用类别而非精确值来表达风险,但不提供可用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定量值。基于指标的方法是唯一可以有效的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脆弱性和能力。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王学谦,作了题为《冶金化工废气碳污协同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冶金化工行业废气的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技术和方法,以及多源废气共轭利用等关键技术,旨在推动冶金化工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以实现废气的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秘书长助理乔伟峰,在题为《加强澜湄国家的工程教育和工程师互认》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工业转型对工程能力发展带来大挑战,更紧密的合作是工程能力发展的关键途径,提出了通过政策合作、标准互认、课程资源共享、实践合作以及伙伴关系等五个关键因素来加强澜湄区域的工程教育和工程师互认,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政策合作方面,他建议在湄澜合作政策框架下,将工程教育合作和工程师互认纳入议程。在标准合作方面,他提倡积极地推进双边认可,并建立更包容和创新的标准体系。课程合作方面,他强调共享高质量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包括线上和线下课程。实践合作方面,他提出利用合作建设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为工程学生和青年工程师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最后,在伙伴关系方面,他认为政府、专业学会、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于工程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报告中还介绍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CSE)在教育认证、组织建设、标准体系、能力评价、考官队伍、标准互认、工程师互认和持续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行动。这些行动旨在推动中国工程师的国际认可,并促进工程师的持续职业发展,推动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继续深化澜湄国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合作,展示各方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的新趋势,促进工程师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以向世界传达开放、信任、合作的强劲声音。
中国格外的重视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倡导成立中国工程师联合体,致力于加强工程能力建设,推动工程师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推动提升工程师职业化、国际化水平。目前,联合体已经吸纳2185名工程师会员和745名工程师考官,有125名取得了境外工程师学会会员资格。本次论坛宣布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与缅甸工程理事会互认工程师名单并颁布证书,体现了两国工程师互认最新成果,将有力促进两国工程师之间的交流和跨国流动。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十分关注工程师的持续职业发展(CPD),为工程会员的持续职业发展提供规范和指导,持续发布年度CPD活动指南,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广大工程师提供多元化、系统化的CPD学习资源,积极与境外工程师分享中国工程建设项目经验。本次论坛发布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对澜湄工程师组织开放的可持续能力发展资源。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科协、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将与湄公河流域各国工程师组织一起,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共同致力于协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应对挑战;共同引领工程师恪守工程伦理规范,加快建立工程能力双边互认机制,促进工程师能力提升和跨区域流动;以开放合作推动创新发展,推动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共同以工程科学技术创新增进民生福祉;共同设立澜湄工程师机制化的对话与交流平台,推动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促进工程师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向世界发出开放、信任、合作的强劲声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刚刚全市预警!-10℃+9级阵风明后两天杀到!天津2025初雪何时来?
台媒:一架波音737-800客机滑行到一半“不飞了”,华信航空班机延误原因曝光
段永平母校浙江大学最新演讲金句集锦:炒股投资不是零和游戏,信息差是零和,量化投资有零和倾向;投机者下场不好
如何安装官方ChatGPT桌面软件,支持Windows和MacOS系统
妈妈套路宝宝回答问题有奖励,没想到宝宝直接选择不回答,宝宝:差点中了妈妈的圈套